我一醒来,美国股市就开始暴跌。英伟达好于预期的财报和金发女郎式的非农数据让市场从飙升转为暴跌。这反映了投资者目前最关心的两个问题:人工智能泡沫和降息步伐。美国人工智能市场主要标的、加密货币以及全球主要股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中国市场也受到很大影响。三大股指低开,日内下跌,调整幅度较大。截至收盘,上证综指跌2.45%,创业板指跌4.02%,恒生科技指数跌逾3%。所有进入市场的通道都被纵火焚烧。近5100只个股下跌,近100只个股跌破跌停。新一轮调整正式开始了吗? 01 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的转变和交易而发生史诗般的崩盘G资金逐渐退出,资金流动性低与估值高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市场开始质疑AI需求的可信度,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美国三大股指下跌。纳指昨晚开盘走高,此后一路下跌,当天跌幅达4.7%,创4月份以来最大盘中跌幅。衡量基于期权的股价预期波动性的 VIX 指数自 4 月份以来首次收于 26 上方。就在前一天,英伟达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财报。季报数据显示,英伟达第三季度营收为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为3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第三季度数据中心收入达到5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超出市场预期,为第四季度提供了强劲的前景。更令人惊讶的是,CEO黄仁勋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时透露,未来6个财季,仅Blackwell和Rubin产品线在海外市场的销售额就将达到5000亿美元。不过,英伟达强调其Blackwell芯片的需求正在“爆炸式增长”,并否认人工智能泡沫的存在,但投资者担心美国科技股的高估值仍占主导地位。在投资者眼中,不存在告诉矿工山里无金的“paleteros”。有报道称,名人已经清算了英伟达。最近,电影《大空头》的灵感来源、传奇投资者迈克尔·伯里警告说,真正的最终需求实际上是有限的,大多数客户依赖分销商的财务支持,而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低估了人工智能资本投资贬值的影响。这些信号正在促使市场重新考虑计算能力高速增长的确定性。另一条数据添加到交易波动是隔夜发布的就业报告。由于政府关门,美国劳工部推迟了近七周后发布了第一份就业报告。这也是美联储12月利率决定前的最后一份就业报告。经季节调整后,9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1.9万人,创4月份以来最大单月增幅。失业率升至4.4%,为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上周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2万人,低于预期的23万人。四周平均值为 224,250。美国9月就业增长快于预期,增加了5万个就业岗位,远超经济学家预期。不过,7月和8月的就业总人数较上次报告下调了3.3万人。非农就业人数增加 11.9 万人,较前值下调而失业率则升至四年来新高,突显这个脆弱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多重“交叉力量”。延迟和数据差异导致了利率走势的紧急变化。就业数据好于预期,显示经济基本面依然相对强劲。不过,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进一步减弱。根据芝商所的FedWatch,美联储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可能性为60.4%,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39.6%。摩根士丹利不再预期美联储12月降息。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下降,也对科技股造成重创。一些美联储官员立场强硬,公开表示资产估值过高造成的脆弱性不会导致宽松政策。再成熟化,从市场角度最小化12月降息的可能性。这场原本应该由华而不实的财务报告和理想数据驱动的狂欢,突然变成了一场残酷的崩盘。美股遭遇4月以来最剧烈盘中反转,指数跌至两个多月以来最低点。市场情绪未能扭转,尤其是在 NVIDIA 发布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之后。市场的这些变化令人不安。 AI业务链影响延伸至多个市场。如今,亚太地区、日本、韩国、台湾,甚至A股和香港股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或许我们正在经历另一场深刻的调整? 02 不安的市场 在一份报告中,高盛交易员指出了下跌背后的九个负面因素。其中包括英伟达的“利润枯竭”、私人信贷问题、就业统计、加密货币崩溃CTA抛售加剧、卖空入场、国外市场下跌、市场流动性枯竭以及ETF交易利率高企。除了叙事层面之外,系统性抛售压力和市场流动性减少也是加剧短期市场波动的因素。交易平台高盛的数据显示,长期(LO)基金全天处于抛售趋势,而对冲基金(HF)则从开盘时的10%净多头到收盘时的净抛售,表明聪明资金盘中迅速反转。标普500指数买卖订单的平均流动性也降至600万美元,较去年下降80%。这表明市场的买卖深度非常有限,小额操作可能会导致价格突然波动。此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41%,显着高于28%的年平均水平。宏观驱动的被动型基金主导市场,加剧整体下行势头。据高盛预测,本周五将迎来历史上最大的11月期权到期,面值达3.1万亿美元,其中SPX指数期权1.7万亿美元,个股期权7250亿美元。美元期权预计将到期。短期来看,市场避险情绪有所加强,12月降息概率明显下降。科技股估值过高的想法只是一个消化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会从泡沫破灭中受益匪浅。调整。首先,虽然降息步伐不太不确定,但降低长期利率的计划争议较小。 9月非农就业数据对于美联储的决策更为重要。目前的交易并不要求12月降息,但美联储降息仍存在不确定性,且由于政府政府关门后,10 月至 11 月非农就业数据将在 12 月美联储利率会议后公布。因此,9月非农就业报告将是最后一份就业报告,也将是一份“迟来且复杂”的就业报告。目前来看,强烈的非农和通胀担忧可能会限制12月降息,但10月和11月美国劳动力市场仍存在隐患。即使12月不降息,明年1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也很大。其次,美国AI股票交易链是拉动全球股市走势的重要推动力。争论的核心是人工智能未来的盈利能力能否达到目前市场报价的水平。昨晚,英伟达的盈利和营收大幅超出华尔街预期,并且还发布了好于预期的第四季度营收前景。不过,英伟达在产业链上的定位是“铲子卖”,这意味着英伟达a没有能力结束这场争论。最新财报显示,包括谷歌、微软、Meta和亚马逊在内的各大科技公司的资本支出规模和增速持续快速增长。然而,科技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逐渐无法覆盖庞大且不断增加的资本支出,诉诸债务市场融资,加剧了人工智能泡沫的矛盾,市场开始质疑人工智能业务链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AI生态系统中已经形成了前所未有规模的循环融资模式。应用如果交易方不能提供足够的闭环,模型的漏洞就会被放大,相互批评只会越来越多,最终变成“传销”。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好处所带来的产品变革也在帮助一些科技巨头强化商业护城河。比如最近推出Gemini3 pro和Nano Banana Pro的Google,就凭借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成立光环而势头强劲。泡沫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公司的投资价值已经丧失。例如,达里奥同意个股基本面,例如经济放缓或盈利疲弱,不会导致泡沫完全破裂。如果泡沫形成、脆弱性日益显现,经济下滑、货币紧缩、财富税等外部因素很可能成为压垮“最后一根稻草”,需要更多外部信号来评估。 2003年末的这波下跌实际上更多的是负面情绪的集中释放。美联储的鹰派立场和股票估值面临的压力技术进步令整个市场感到恐慌。如果美联储真的在12月暂停,则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这个问题e.短期宏观层面来看,全球资产尤其是大家最关心的A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放缓,但像今年3-4月那样持续回调的可能性不大。一旦震荡阶段结束,A股很可能在4000点附近聚集力量,长期震荡看涨趋势仍有望延续。尤其是香港科技股,恒科10月份以来的回调已经接近去年同期的回调,这可能是渐进式设计的机会。 (全文全文)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 est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请注意: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仅为社交媒体平台提供存储服务。由网易好用户上传发布。